本文目錄一覽
1,茅臺鎮(zhèn)傳統(tǒng)醬香酒的制造過程有那幾步驟
醬香型白酒的生產過程:兩次投糧,九次蒸煮,八次發(fā)酵,七次溜酒;三高:高溫制曲、高溫堆積發(fā)酵、高溫餾酒;兩長:基酒生產周期長(1年1次)基酒儲藏時間長(至少3年)。這樣釀造出來的優(yōu)質醬香型七種武器酒這樣的茅臺鎮(zhèn)傳統(tǒng)醬香酒才會有喝時好喝、好吞,喝后不頭痛、不口干的特點。
{0}
2,茅臺酒制作工藝流程是什么
00:00 / 02:0570% 快捷鍵說明 空格: 播放 / 暫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單次快進5秒 ←: 單次快退5秒按住此處可拖拽 不再出現 可在播放器設置中重新打開小窗播放快捷鍵說明
{1}
3,茅臺貴州大曲怎么樣
貴州大曲也是茅臺集團出廠的,一個生產線,口感與茅臺有幾分相似,比較接近
飛天茅臺,值得購買
{2}
4,茅臺酒的制作方法
茅臺酒是大曲醬香型白酒,生產工藝分制曲、制酒、貯存、勾兌、檢驗、包裝六個環(huán)節(jié)。整個生產周期為一年,端午踩曲,重陽投料,釀造期間九次蒸煮,八次發(fā)酵,七次取酒,經分型貯放,勾兌貯放,五年后包裝出廠。茅臺酒的釀制有兩次投料、固態(tài)發(fā)酵、高溫制曲、高溫堆積、高溫摘酒等特點,由此形成獨特的釀造風格。
5,大曲的制作方法
大曲酒的釀造分為清渣和續(xù)渣兩種方法,汾香型酒(清香型酒)大多采用清渣法生產,而瀘香型酒(濃香型酒)和茅香型酒(醬香型酒)則采用續(xù)渣法生產。根據生產中原料蒸煮和酒醅蒸餾時的配料不同,又可分為清蒸清渣、清蒸續(xù)渣、混蒸續(xù)渣等工藝,這些工藝方法的選用,則要根據自己所生產產品的香型和風格來決定。1、清蒸清渣它的特點為突出清字,在操作上要求做到渣子清,醅子清,渣子和醅子要嚴格分開,不能混雜。工藝上采取原料、輔料清蒸,清渣發(fā)酵,清渣蒸餾。要求清潔衛(wèi)生嚴格,始終貫徹一個清字。著名的
汾酒就是采用典型的清蒸清燒二遍清工藝生產的?;煺衾m(xù)渣將發(fā)酵成熟的酒醅,與粉碎的新料按比例混合,然后在甑桶內同時進行蒸糧蒸酒,這一操作又叫混蒸混燒。出甑后,經冷卻、加曲,混渣發(fā)酵,如此反復進行。大部分濃香型曲酒采用該種方法生產。混蒸續(xù)渣法可以把各種糧谷原料所含的香味物質,如酯類或酚類,香蘭素等,在混蒸過程中揮發(fā)進入成品酒中,對酒起到增香的作用,這種香氣稱為糧香,如高粱就有特殊的高粱香。另外在混蒸時,酒醅含有的酸分和水分,加速了原料的糊化。蒸酒時由于混入新料,可減少填充料的用量,有利于提高酒質。采用混蒸續(xù)渣法生產,投入的原料能經過三次以上的發(fā)酵,才成為丟糟,所以原料利用率比較高。2、清蒸續(xù)渣原料的蒸煮和酒醅的蒸餾分開進行,然后混合進行發(fā)酵。這種方法既保留了清香型白酒酒味清香純正的質量特色,又保持了續(xù)渣發(fā)酵酒香濃郁,口味醇厚的優(yōu)點。擴展資料大曲為用來釀酒的一種原料,以大麥、小麥、豌豆等為原料,經過粉碎,加水混捏,壓成曲醅,形似磚塊,大小不等,讓自然界各種微生物在上面生長而制成。大曲在經過強烈蒸煮的白米中,移入曲霉的分生孢子,然后保溫,米粒上即茂盛地生長出菌絲,此即酒曲。在曲霉的淀粉酶和糖化酶的強力作用下使米中的淀粉被酶解成糖,因此,自古以來就把它和麥芽同時作為糖的原料,用來制造酒、甜酒和豆醬等。用麥類代替米者稱麥曲。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大曲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大曲酒
6,茅臺酒需要釀造很久 怎樣保證供應量
茅臺酒工藝中的三長主要指茅臺酒基酒生產周期長;大曲貯存時間長;茅臺酒基酒酒齡長。茅臺酒基酒生產周期長達一年,須二次投料、九次蒸餾、八次發(fā)酵、七次取酒,歷經春、夏、秋、冬一年時間。而其他名白酒只需幾個月或十多天即可。茅臺酒大曲貯存時間長達6個月才能流入制曲生產使用,比其他白酒多存3-4個月,這對提高茅臺酒基酒質量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大曲用量大,是其他白酒的4-5倍。茅臺酒一般需要長達三年以上貯存才能勾兌,通過貯存可趨利避害,使酒體更醇香味美,加上茅臺酒高沸點物質豐富,更能體現茅臺酒的價值,這是其他香型白酒不具有的特點。
7,大曲怎么制作
大曲[dà qǔ]〈名〉我國古代大型樂舞套曲。大曲[dà qū]1. 釀造白酒用的發(fā)酵劑。2. 用大曲釀造出的白酒。大曲酒——是指用大曲為糖化發(fā)酵劑釀制的酒。大曲酒的曲呈磚塊狀,是選用小麥、大麥、豌豆等原料,經粉碎、加水攪拌、壓制而成。然后在室溫45-70度經過25-40天自然培養(yǎng)或加入曲母培養(yǎng),使微生物相互接種最終制成。因其體積大、呈大磚狀故得名“大曲”。大曲酒有:茅臺、汾酒、
瀘州老窖、西風、
杜康等等。
二曲酒(或稱小曲酒)——是指用小曲為糖化發(fā)酵劑釀制的酒.小曲酒的曲呈小方塊狀,是選用大米為原料,加入少量的辣蓼草粉末,在室溫25-30度經7-15天菌種培養(yǎng)制成。因其體積小故名“小曲”。小曲酒有桂林三花、瀏陽河、廣東米酒等。
另外還有麩曲酒——是指用麩曲和酒母為糖化發(fā)酵劑釀制的酒。麩曲呈松散狀,用麩皮制作,故稱麩曲。如凌川白酒、六曲香等
8,自己在家怎么用固態(tài)法釀造大曲白酒
我是搞白酒、紅酒、黃酒的簡單說下1、大曲白酒一定要買大曲,否則后面的味不行2、流程:蒸飯、冷卻(30度)、加水(白開水、加到用手擠而不流水最好)、拌曲(想要曲香好的酒就多加點10%-30%隨意(自己釀的可以不用嚴格))、入窖(入壇、鍋也可以)9關鍵是要密封,有可能的話可以用黃泥加大曲調成窖泥來封,怕麻煩的話用蓋子就可以,縫隙用蠟或其他的東西密封)釀造時間(個地不一樣、曲不一樣也會有差異7到20天不等,你可以聞下周圍,酒香很濃時就可以開了。然后就是蒸餾了,大曲酒肯定要的,具體怎么做我想你懂的,累死了~~手打資料不能發(fā),因為涉及到商業(yè)秘密,望樓主見諒,不懂的追問1. 固態(tài)法白酒要看你做什么香型:(1)濃香型 首先要有泥窖,因為梭狀芽胞桿菌必須在泥環(huán)境里厭氧生存,其次,大曲要用中高溫大曲(2)清香型大曲,利用陶缸發(fā)酵,但是要注意消毒,曲藥用中溫大曲(3)醬香型大曲,看做坤籽還是碎沙,都需要高溫曲,石頭窖池,還要有堆積發(fā)酵場地;2. 利用續(xù)遭發(fā)酵,首先利用母糟,用雙邊蒸餾法取酒;3. 糧食粉碎度要適宜,注意場地衛(wèi)生,注意下窖池的安全因素,還有分段接酒,按質并壇。我是搞白酒、紅酒、黃酒的簡單說下1、大曲白酒一定要買大曲,否則后面的味不行2、流程:蒸飯、冷卻(30度)、加水(白開水、加到用手擠而不流水最好)、拌曲(想要曲香好的酒就多加點10%-30%隨意(自己釀的可以不用嚴格))、入窖(入壇、鍋也可以)9關鍵是要密封,有可能的話可以用黃泥加大曲調成窖泥來封,怕麻煩的話用蓋子就可以,縫隙用蠟或其他的東西密封)釀造時間(個地不一樣、曲不一樣也會有差異7到20天不等,你可以聞下周圍,酒香很濃時就可以開了將糧食蒸后晾涼,加酵母粉發(fā)酵5-7天,取出蒸餾就可以了
9,冬天可以制做大曲嗎有什么要求嗎
南北方溫度差別大,冬季,南方依舊可以做大曲。若是北方,做好保溫、保潮,排潮,制曲過程溫度等,可以做大曲。大曲的堆積培養(yǎng)過程可分為堆曲、蓋草灑水、翻曲、拆曲四步。1.堆曲:將壓制好的曲坯放置2-3小時,待表面略干變硬后,移入曲室培養(yǎng)。堆曲方法是先在靠墻的地面上鋪一層稻草,厚約15厘米,起保溫作用。然后,將曲塊橫三塊、豎三塊,相間排列,曲塊間約留間距2厘米,用草隔開,行間及相鄰曲塊互相靠緊,以免曲塊變形,影響翻曲操作。排滿-層曲坯后,在曲塊上再鋪一層稻草,厚約7厘米,上面再排曲塊。但曲塊的橫堅排列應與下層錯開,以便流通空氣。一直排到四至五層,再排第二行,直至堆放到曲室只留1-2行曲坯的空位。留下空位,便于下次翻曲。2.蓋草及灑水:曲塊堆好后,用稻草復蓋曲坯上面及四周,進行保溫保濕。要常在曲堆上面的稻草層上灑水,灑水量夏季比冬季要 多,以水不流入曲堆為準。3.翻曲:曲堆蓋草及灑水后,立即緊閉曲室門窗,微生物逐漸在曲表繁殖,曲堆品溫逐漸上升。夏季經5-6天,冬季經7-9天,溫度達到最高點應為65℃左右。此時,曲坯表面的霉衣已經長成,即可進行第一次翻曲。再過一周左右,翻第二次。翻曲要上下、內外層對調,將內部濕草換出,墊以干草,曲塊間仍夾以干草,將濕草留作堆旁蓋草;曲塊要豎直堆積,不可傾斜。溫度每升高到60一65℃即翻曲,直至曲快成熟。每次翻曲后,曲間行距可逐漸放寬。確定適宜的翻曲時間,特別是第一次翻曲時間,對茅臺酒曲質量的優(yōu)劣至關緊要。踩曲過早,白色曲多;翻曲過遲,醬黑色曲多,翻曲適時,黃色曲多。茅臺酒大曲,以黃色曲的曲香味最為濃郁。根據實踐經驗,適宜的翻曲時間是當曲坯中層品溫達60℃,口嘗曲坯具甜香味時。4.拆曲:翻曲后,曲間品溫一般要下降7-12℃;6-7天后,溫度逐漸回升至最高點,以后又逐漸降低。曲塊逐漸干燥,在第-次翻曲后十五天左右,可略開門窗散潮換氣。夏季約四十天,冬季約五十天,曲間品溫臨近室溫時,曲塊大部份干燥,即可拆曲出房。成曲出房水份不超過15%,重曲、底曲,與正常曲應分別貯放。重曲、底曲的通風更要求良好,以促使干燥。成曲的貯存時間,一般為端午拆曲,重陽下沙(使用)。應建立專門的曲庫貯存曲塊,應注意通風防潮,防止曲塊被青霉污染,防止蟲蛀。曲庫殺蟲,常用甲醛和硫黃適量混合,燃燒熏蒸,殺蟲時,封閉門窗30分鐘即可。
10,茅臺酒是怎么做出來的
1)獨特的地域環(huán)境
茅臺酒因產于黔北赤水河畔的茅臺鎮(zhèn)而得名。由于茅臺鎮(zhèn)地處河谷,風速小,十分有利于釀造茅臺酒微生物的棲息和繁殖。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全國有關專家曾用茅臺酒工藝及原料、窖泥,乃至工人、技術人員進行異地生產,所出產品均不能達到異曲同工之妙。也充分證明了茅臺酒是與產地密不可分的關系和茅臺酒不可克隆,為此茅臺酒2001年成為我國白酒首個被國家納入原產地域保護產品。
2)特有的紅纓子高粱
茅臺酒生產所用高粱為糯性高粱,當地俗稱紅纓子高粱。此高粱與東北及其他地區(qū)高粱不同的是,顆粒堅實、飽滿、均勻,粒小皮厚,支鏈淀粉含量達88%以上,其截面呈玻璃質地狀,十分有利于茅臺酒工藝的多輪次翻烤,使茅臺酒每一輪的營養(yǎng)消耗有一合理范圍。茅臺酒用高粱皮厚,并富含2%-2.5%的單寧,通過茅臺工藝發(fā)酵使其在發(fā)酵過程中形成兒茶酸、香草醛、阿魏酸等茅臺酒香味的前體物質,最后形成茅臺酒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類物質等。這些有機物的形成與茅臺酒高粱及地域微生物群系密切相關,也是茅臺酒幽雅細膩、酒體豐滿醇厚、回味悠長的重要因素,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茅臺酒富含一定的多酚類物質,適量飲用,不傷肝,能治糖尿病、感冒等疾病。
3)復雜的釀造工藝
如果說茅臺酒具有獨特的地域和特殊的原料是自然天成之作,那么茅臺酒獨特的釀造工藝就是能工巧匠之妙。概括茅臺工藝的特點為三高三長。
茅臺酒工藝中的三高是指茅臺酒生產工藝的高溫制曲、高溫堆積發(fā)酵、高溫餾酒。茅臺酒大曲在發(fā)酵過程中溫度高達63℃,比其他任何名白酒的制曲發(fā)酵溫度都高10-15℃;在整個大曲發(fā)酵過程中可優(yōu)選環(huán)境微生物種類,最后形成以耐高溫產香的微生物體系,在制曲過程中首先做到了趨利避害之功效。高溫堆積發(fā)酵是中國白酒生產敞開式發(fā)酵最為經典和獨創(chuàng)之作,也是其他名白酒工藝所不具有的。高溫餾酒:蒸餾工藝本身是固液分離的技術,但茅臺酒生產工藝的蒸餾與其他白酒完全不同。
茅臺酒工藝中的三長主要指茅臺酒基酒生產周期長;大曲貯存時間長;茅臺酒基酒酒齡長。茅臺酒基酒生產周期長達一年,須二次投料、九次蒸餾、八次發(fā)酵、七次取酒,歷經春、夏、秋、冬一年時間。而其他名白酒只需幾個月或十多天即可。茅臺酒大曲貯存時間長達6個月才能流入制曲生產使用,比其他白酒多存3-4個月,這對提高茅臺酒基酒質量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大曲用量大,是其他白酒的4-5倍。茅臺酒一般需要長達三年以上貯存才能勾兌,通過貯存可趨利避害,使酒體更醇香味美,加上茅臺酒高沸點物質豐富,更能體現茅臺酒的價值,這是其他香型白酒不具有的特點。
茅臺酒工藝的季節(jié)性生產指茅臺酒生產工藝季節(jié)性很強。茅臺酒生產投料要求按照農歷九月重陽節(jié)期進行,這完全不同于其他白酒隨時投料隨時生產的特點。采用九月重陽投料一是按照高粱的收割季節(jié);二是順應茅臺當地氣候特點;三是避開高營養(yǎng)高溫生產時節(jié),便于人工控制發(fā)酵過程,培養(yǎng)有利微生物體系,選擇性利用自然微生物;四是九月重陽是中國的老人節(jié),象征天長地久,體現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選料講究,工藝嚴謹,當然才能產出高質量的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