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葡萄酒的歷史
- 2,英美文化及其歷史
- 3,葡萄酒有多少年的歷史
- 4,酒的發(fā)展歷史
- 5,有知道張裕解百納的發(fā)展歷史的嗎
- 6,酒是從哪個朝代發(fā)明的
- 7,酒最早是哪國發(fā)明的
1,葡萄酒的歷史
葡萄酒的出現可能要遠遠早于我們有文字記錄的歷史。從埃及法老墳墓中的壁畫生動地再現了當時埃及人才摘葡萄并將其搗碎發(fā)酵成酒的過程;大約20年前,在伊朗發(fā)現了公元前3500左右的一個雙耳細頸的盛器,通過對其內壁紅斑的分析鑒定, 發(fā)現了單寧和酒石酸,這是葡萄酒中的主要物質,所以我們可以說,葡萄酒早在5,6千年前就伴隨著古文明誕生了。
當今的文獻比較確鑿地證明了公元前1100年的波斯人首先大規(guī)模地釀制葡萄酒,希臘人在公元前350年統治地中海地區(qū)時也開始釀制葡萄酒,當時的詩歌也稱頌了這一大自然的產物;之后希臘人將這一技術帶到了意大利,羅馬人立即大規(guī)模地在意大利中南部栽種葡萄,并在1世紀前后從馬賽港將葡萄文明帶入高盧地區(qū)(就是現在的法國)。可以說是當時的羅馬人奠定了今天歐洲葡萄園的基礎。
傳入高盧地區(qū)的葡萄酒釀制技術先到達了普羅旺斯,隨后北上到了羅納河谷和朗格多克地區(qū)。葡萄酒文化的早期發(fā)展都在河岸附近地區(qū)展開,因為當時船是最重要和最便捷的交通運輸方式。法國的波爾多和勃艮第地區(qū)開始也只是作為希臘葡萄酒和意大利葡萄酒的進口集散地,隨后才開始自己的釀造歷史。法國最早的葡萄園出現在公元后一世紀的羅納河谷和盧瓦爾河谷地區(qū),隨后在公元后三世紀到了巴黎和香檳區(qū)。
2,英美文化及其歷史
英國人愛吃肉,如牛肉(beef),羊肉(mutton),雞肉(chicken),野味等。每餐都吃水果, 進餐時喝酒,他們愛喝啤酒(beer)、葡萄酒(wine)和烈性酒。英國人口味喜清淡、鮮嫩、焦香,量少而精,不愛吃帶粘汁和辣味的菜。愛吃烤面包,冬天喜歡布丁(pudding)、濃湯(soup)、火腿(ham)、新鮮蔬菜、水果等。 英國人愛喝牛奶,也喜歡喝茶,并把此當作生活的一種樂趣,有人竟到了面包可以不吃,茶卻不可不喝的程度。他們最喜歡喝中國的“祁門紅茶(black tea)”,但他們喝茶的習慣與中國人不同。他們喝茶比較定時,有上午茶和下午茶之分,不喝清茶,而是先在杯中放牛奶,然后沖茶,有的還放糖。 美國人的主菜通常是肉、魚或雞。一頓飯一般只有一種主菜。由于美國人生活節(jié)奏較快,所以快餐(fast food)相當受歡迎,到處都能見到各式各樣的快餐店??觳桶b在紙盒、塑料袋里,熱飲料裝在帶有封蓋的塑料杯里。有的快餐店還將快餐送入汽車,顧客不必下車就可以買到。 漢堡包和熱狗也許是最著名的美國食物?!盁峁贰本褪羌t腸面包,可以在小吃店和街角的熱狗攤上買到。在美國的餐館里,菜單(menu)上都有漢堡包,伴之以牛排(steaks),炸雞(fried chicken)和海味(seafood),還有法國炸食和脆嫩的涼拌菜(salad)。正餐的最后一道菜是甜點心(dessert),有蘋果餅(apple pie),奶酪餅(cheese cake),巧克力,冰淇淋,冰淇淋圣代(sundae)等。 在美國,咖啡(coffee)和茶是美國人的主要飲料。牛奶也很暢銷。他們常喝的飲料是可口可樂(Coca-Cola)和百事可樂(Pepsi Cola)??蓸凤嬃虾Х纫?,使人興奮提神。有的人喜歡喝酒,他們喜歡喝葡萄酒(wine)、威士忌(whisky)和雞尾酒(cocktail)
3,葡萄酒有多少年的歷史
關于葡萄酒的起源,眾說紛紜,有的說,起源于古埃及,或古希臘,抑或希臘克里特島(ciete)。 葡萄酒 歷史考古學家考證,人類在10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開始了采集野生葡萄果實及進行天然的葡萄酒釀造。人類栽培葡萄和釀造葡萄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在南高加索、中亞西亞、敘利亞、伊拉克等地區(qū)就開始了葡萄的栽培??脊艑W家在伊朗北部扎格羅斯山脈的一個石器時代晚期的村莊里,挖掘出了一個罐子,其中有殘留的葡萄酒和防止葡萄酒變成醋的樹脂。這證明:人類在距今7000多年以前就已經開始釀造并飲用葡萄酒。另外,在Phtah-Hotep古墓址中,發(fā)現大量珍貴浮雕等文物,清楚的描繪了當時古波斯人栽培、采收葡萄和釀造葡萄酒的情境??脊艑W家從埃及最古老的墳墓中發(fā)現了一幅壁畫,描繪擠葡萄汁的方法是將葡萄裝在一個袋子中,用兩根棍夾著,人們用棍將袋中的葡萄汁用力擠出來,距今已有6000年的歷史。西方學者認為,這是葡萄酒業(yè)的開始。 3000年前旅行者把葡萄栽培和釀造技術,從小亞細亞和埃及帶到希臘的克里特島,逐漸遍及希臘及其諸海島。 發(fā)展 公元前6世紀,希臘人把小亞細亞原產的葡萄酒通過馬賽港傳入高盧(即現在的法國),并將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技術傳給了高盧人。 葡萄酒 羅馬人從希臘人那里學會葡萄栽培喝葡萄酒釀造技術后,很快在意大利半島全面推廣,這時候已經有比較全面的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的有關法規(guī)。古羅馬帝國的軍隊征服歐洲大陸的同時,也推廣了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技術。公元1世紀時,征服高盧,法國葡萄酒就此起源,最初的葡萄種植在法國南部的羅納河谷,公元2世紀時到達波爾多地區(qū)。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技術也迅速傳遍西班牙、北非、德國萊茵河流域地區(qū),并形成很大的規(guī)模。直到今天,這些地區(qū)仍是重要的葡萄和葡萄酒產區(qū)。
根據考古的研究推測,葡萄酒的歷史已經有 6000 年。有消息報道, 20 年前,伊朗的格登特比,發(fā)現了一只公元前 3500 年的波斯兩耳細頸酒罐。最近通過對罐壁紅色斑的成分分析,發(fā)現其中有單寧和酒石酸等葡萄酒里所含的天然化學物質。說明人類在 5500 年以前,就已經開始飲用葡萄酒了。
古埃及就有了
在考古研究中,在歐州保加利亞的古人遺跡發(fā)現大約在公元前3000至6000年,已開始以葡萄汁液進行釀酒,而古代詩人荷馬亦在其Iliad及Odyssey兩本著作中也提到色雷斯人(保加利亞的古人)的優(yōu)良釀酒技術。所以也很多人認為保加利亞才是葡萄酒的發(fā)源地。
古埃及主要的酒是啤酒,當然葡萄酒也有,但是很珍貴,大約有6000多年歷史吧
4,酒的發(fā)展歷史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中國酒的歷史極為悠久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不詳 點擊數14 更新時間:2005-10-27 -------------------------------------------------------------------------------- 在我們的祖先尚為猿的時候,就已經和酒發(fā)生了關系。因為,地球上最早的酒,應是落地野果自然發(fā)酵而成的。所以,酒的出現,不是人類的發(fā)明,而是天工的造化。 人工釀酒的先決條件,是陶器的制造。否則,便無從釀起。在仰韶文化遺址中,既有陶罐,也有陶杯。由此可以推知,約在六千年前,人工釀酒就開始了。在堯時,酒已流行于社會?!扒х姟倍?,則標志著這是初級的果酒,與水差近?!妒酚洝酚涊d,儀狄造“旨酒”以獻大禹,這是以糧釀酒的發(fā)端。自夏之后,經商周,歷秦漢,以至于唐宋,皆是以果糧蒸煮,加曲發(fā)酵,壓榨而后酒出。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又說:“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chuàng)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近時,惟恐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大麥蒸熟,和曲釀甕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边@段話的核心之點,是說釀酒的程序,由原來的蒸煮、曲酵、壓榨,改而為蒸煮、曲酵、蒸餾。所謂突破,其本質就是酒精提純。這一生產模式,已和現代基本相同了。清代乾隆年間,直隸宣化對釀酒戶征收燒鍋稅,標志著白酒業(yè)的興旺發(fā)達。 自古及今,酒一直在陪伴著歷史興亡的腳步前進??咨腥卧凇短一ㄉ取分袑懙溃骸把劭此鹬鞓?,眼看他宴賓客?!迸d也有酒,亡也有酒,確可謂經盛衰而無廢,歷百代而作珍。“酒之為禍久矣”,其實不然,人的品格優(yōu)劣,是由生理基因決定的,與酒無干。善者為善,惡者為惡,有酒無酒,喝與不喝,都改變不了什么。智愚在人,我們無須對酒頌之過高,責之過重。我們對酒的態(tài)度,該是不禁不縱,有節(jié)有儀,趨其利處,避其弊端。
1.我國是酒的故鄉(xiāng),也是酒文化的發(fā)源地,是世界上釀酒最早的國家之一。酒的釀造,在我國已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發(fā)展史中,酒與文化的發(fā)展基本上是同步進行的?! ?.早初酒應當是果酒和米酒。自夏之后,經商周、歷秦漢,以至于唐宋、皆是以果實糧食蒸煮,加曲發(fā)酵,壓榨而后才出酒的,無論是吳姬壓酒勸客嘗,還是武松大碗豪飲景陽崗,喝的就是果酒或米酒,隨著人類的進一步發(fā)展,釀酒工藝也得到了進一步改進,由原來的蒸煮、曲酵、壓榨、改而為蒸煮、曲酵、餾、最大的突破就是對酒精的提純。數千年來,中國的釀酒事業(yè),在歷史的變遷中,分支分流以至于釀造出了許多更具有地方特色,更能反應當地風土人情的各類名酒,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酒禮酒俗,無不構造出一個博大的淵深的名酒古國。
唐朝風靡世界
5,有知道張裕解百納的發(fā)展歷史的嗎
張裕解百納——中國葡萄酒的貴族世界葡萄酒的“名門望族”
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一天,當時兼任張裕經理的中國銀行行長徐望之先生組織了一批公司和銀行人員,為公司新研制的一款“酒品質量最好的葡萄酒”研究定名,他們最后決定秉承張裕創(chuàng)始人張弼士倡導的“中西融合”理念,取“攜海納百川”之意,將這種高檔葡萄酒命名為“解百納干紅”。從那時開始,“解百納干紅”就成了張裕的核心子品牌。
百年張裕、還是很有歷史的!
我問了老師,老師說 很長那個
解百納無疑是高品質葡萄酒的代名詞,但目前國內葡萄酒產品的質量還是存在明顯差別。我國葡萄酒產業(yè)起步時間不長,我國消費者在葡萄酒方面的基礎知識匱乏,但歸根結底,是之前在對葡萄酒產品質量的評定方面,沒有一致認可的通用分級體系?,F在國際葡萄酒行業(yè)推行兩種產品質量分類標準,一是以法國為代表的“AOC”,另一種代表是美國的“AVA”,它們雖然采用的是不同的方式,但實質均是以產品質量為核心的等級制。作為一家擁有百年歷史的“老字號”葡萄酒企業(yè),張裕清楚地意識到,中國葡萄酒企業(yè)要走向世界,與歐美列強扳手腕,就必須與國際接軌,建立切實可行的綜合質量分級體系,這無論對行業(yè)還是對消費者都是一份特殊的責任。
憑借百年經營所累積的豐富經驗,依靠現代化管理所掌握的科學方法,張裕終于制定出一套完備的以產品質量為核心的“葡萄酒綜合質量分級體系”。這種分級體系針對葡萄園、葡萄原料、釀造工藝、橡木桶陳釀、調配和瓶貯這六個對葡萄酒質量形成產生關鍵影響的環(huán)節(jié)分別展開細致的評估,層層優(yōu)選,步步把關,最終,張裕公司將葡萄酒產品按照質量高下劃分為四個級別,從高到低分別是“大師級”、“珍藏級”、“特選級”和“優(yōu)選級”。目前,這一體系已經應用于“張裕煙臺卡斯特酒莊”和“張裕·解百納”兩個主要品牌的全系列產品中。
張裕實施的質量綜合分級體系,為一瓶好酒的誕生設下了六道關卡。先后6步驟的篩選和淘汰,就好比破解了好葡萄酒身世的六個密碼。這與國內現行的其他分級體系相比,更加全面,更加成熟,更加完善。其實對于級別越高的葡萄酒產品而言,每個關卡的標準會越嚴格,通過的難度也會增大,因此產量也越低。只有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符合高標準,才能最終呈現出均衡、和諧的完美境界。在此要求下,僅2%的葡萄酒產品能夠獲得“大師級”的稱號,成為同品種葡萄酒中的極品,也就不足為奇了。
著眼于葡萄酒質量差異形成的全過程,張裕葡萄酒質量綜合分級體系與目前國際質量分級理念保持在一致高度,既吸收了世界標準的科學理念,又根據本國實際情況建立了自己的標準體系。如此以來,中國的高端品牌葡萄酒就能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消費者的利益也更好地得到了保障。
6,酒是從哪個朝代發(fā)明的
主要有以下幾種傳說。 1、儀狄釀酒 相傳夏禹時期的儀狄發(fā)明了釀酒。公元前二世紀史書《呂氏春秋》云:“儀狄作酒”。漢代劉向編輯的《戰(zhàn)國策》則進一步說明:“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飲酒而之國者。’遂疏儀狄而絕旨酒:(禹乃夏朝帝王)”?! ?、杜康釀酒 另一則傳說認為釀酒始于杜康(亦為夏朝時代的人)。東漢《說文解字》中解釋“酒”字的條目中有:“杜康作秫酒?!薄妒辣尽芬灿型瑯拥恼f法?! ?、釀酒始于黃帝時期 另一種傳說則表明在黃帝時代人們就已開始釀酒。漢代成書的《 黃帝內經· 素問》中記載了黃帝與歧伯討論釀酒的情景,《黃帝內經》中還提到一種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動物的乳汁釀成的甜酒。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很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出現在黃帝時期。《黃帝內經》一書實乃后人托名黃帝之作,其可信度尚待考證?! ?、酒與天地同時 更帶有神話色彩的說法是“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與天地并矣”?! ∵@些傳說盡管各不相同,大致說明釀酒早在夏朝或者夏朝以前就存在了,這是可信的,而這一點已被考古學家所證實。夏朝距今約四干多年,而目前已經出土距今五干多年的釀酒器具。(《新民晚報》1987年8月23日“中國最古老的文字在山東莒縣發(fā)現,”副標題為“同時發(fā)現五干年前的釀酒器具”)。這一發(fā)現表明:我國釀酒起碼在五干年前已經開始,而釀酒之起源當然還在此之前。在遠古時代,人們可能先接觸到某些天然發(fā)酵的酒,然后加以仿制。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期。 以下附上酒的歷史 公元前4000-2000年,即由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早期到夏朝初年,這個段落,經歷了漫長的2000年,是我國傳統酒的啟蒙期。用發(fā)酵的谷物來泡制水酒是當時釀酒的主要形式。 酒圣杜康 從公元前2000年的夏王朝到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歷時1800年,這一段落為我國傳統酒的成長期。在這個時期,由于有了火,出現了五谷六畜,加之酒曲的發(fā)明,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最早用曲釀酒的國家。醴、酒等品種的產出,儀狄、杜康等釀酒大師的涌現,為中國傳統酒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就在這個時期,釀酒業(yè)得到很大發(fā)展,并且受到重視,官府設置了專門釀酒的機構,酒由官府控制。酒成為帝王及諸候的享樂品,“肉林酒池”成為奴隸主生活的寫照。這個階段,酒雖有所興,但并未大興。飲用范圍主要還局限于社會的上層,但即使是在上層,對酒也往往存有戒心。因為商、周時期,皆有以酒色亂政、亡國、滅室者;秦漢之交又有設“鴻門宴”搞陰謀者。酒被引入政治斗爭,遂被正直的政治家視為“邪惡”。因此使酒業(yè)的發(fā)展受到一定影響。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到公元1000年的北宋,歷時1200年,是我國傳統酒的成熟期。在這一段落中,《齊民要術》、《酒法》等科技著作問世;新豐酒、蘭陵美酒等名優(yōu)酒開始涌現;黃酒、果酒、藥酒及葡萄酒等酒品也有了發(fā)展;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蘇東坡等酒文化名人輩出。各方面的因素促使中國傳統酒的發(fā)展進入了燦爛的黃金時代。酒之大興,是始自東漢末年至魏晉南北朝時期。這主要是由于當時長達兩個多世紀的戰(zhàn)亂紛爭,統治階級內部產生了不少失意者,文人墨客,崇尚空談,不問政事,借酒澆愁,狂飲無度,使酒業(yè)大興。到了魏晉,酒業(yè)更大興起來了,飲酒不但盛行于上層,而且普及到民間的普通人家。這一段落的漢唐盛世及歐、亞、非陸上貿易的興起,使中西酒文化得以互相滲透,為中國白酒的發(fā)明及發(fā)展進一步奠定了基礎?! 」?000年的北宋到公元1840年的晚清時期,歷時840年,是我國傳統酒的提高期。其間由于西域的蒸餾器傳入我國,從而導致了舉世聞名的中國白酒的發(fā)明。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起始創(chuàng)其法?!庇钟匈Y料提出“燒酒始于金世宗大定年間(1161年)”。時已迅速普及了酒度較高的蒸餾白酒。從此,這800多年來,白、黃、果、葡、藥五類酒競相發(fā)展,絢麗多彩,而中國白酒則欣欣深入生活,成為人們普遍接受的飲料佳品?! ∽怨?840年到現在,歷時150年,是我國傳統酒的變革期。在此期間,西方先進的釀酒技術與我國傳統的釀造技藝爭放異彩,使我國酒苑百花爭艷,春色滿園;啤酒、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及日本清酒等外國酒在我國立足生根;竹葉青、五加皮、玉冰燒等新酒種產量迅速增長;傳統的黃酒、白酒也琳瑯滿目,各顯特色。特別是在這一時期的后期,即新中國建立的40多年來,中國釀酒事業(yè)進入了空前繁榮的時代。
酒發(fā)明的傳說甚多,一說是夏禹時代儀狄開始造作的;二說是杜康;另說神農時代已經有酒了 我國酒的歷史,可以上到上古時期。其中《史記·殷本紀》關于紂王“以酒為池,懸肉為林”,“為長夜之飲”的記載,以及《詩經》中“十月獲稻、為此春酒”和“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的詩句等,都表明我國酒之興起,已有五千年的歷史了。 據考古學家證明,在近現代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制品中,已有了專用的酒器,說明在原始社會,我國釀酒已很盛行。以后經過夏、商兩代,飲酒的器具也越來越多。在出土的商殷文物中,青銅酒器占相當大的比重,說明當時飲酒的風氣確實很盛。 釀酒起源的傳說: 上天造酒說 猿猴造酒說 儀狄造酒說 杜康造酒說 參考資料:www.wenyi.com/culture/jiuwenhua/qiyuan.htm
7,酒最早是哪國發(fā)明的
中國的杜康
中國酒的品種繁多,就生產方法而論,有釀造酒(發(fā)酵酒)和蒸餾酒兩類。釀造酒是在發(fā)酵終了稍加處理即可飲用的低度酒,如葡萄酒、啤酒、黃酒、青酒等,出現較早。蒸餾酒是在發(fā)酵終了再經蒸餾而得的高度飲料酒,主要有白酒、白蘭地、威士忌和伏特加等,出現較晚。最初的酒是含糖物質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自然形成的有機物。在自然界中存在著大量的含糖野果,在空氣里、塵埃中和果皮上都附著有酵母菌。在適當的水分和溫度等條件下,酵母菌就有可能使果汁變成酒漿,自然形成酒。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時期。人類釀酒的歷史約始于距今四萬~五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新人”階段。當時人類有了足以維持基本生活的食物,從而有條件去模仿大自然生物本能的釀酒過程。人類最早的釀酒活動,只是機械地簡單重復大自然的自釀過程。真正稱得上有目的的人工釀酒生產活動,是在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出現了農業(yè)之后開始的。這時,人類有了比較充裕的糧食,爾后又有了制作精細的陶制器皿,這才使得釀酒生產成為可能。根據對出土文物的考證,約在公元前6000年,美索不達米亞地區(qū)就已出現雕刻著啤酒制作方法的粘土板。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達米亞地區(qū)已用大麥、小麥、蜂蜜等制作了16種啤酒。公元前3000年,該地區(qū)已開始用苦味劑釀造啤酒。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中國仰韶文化時期已出現耕作農具,即出現了農業(yè),這為谷物釀酒提供了可能。《中國史稿》認為,仰韶文化時期是谷物釀酒的“萌芽”期。當時是用蘗(發(fā)芽的谷粒)造酒。公元前2800年—前2300年的中國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中,有不少尊、斝、盉、高腳杯、小壺等酒器,反映出釀酒在當時已進入盛行期。中國早期釀造的酒多屬于黃酒。中國是最早掌握釀酒技術的國家之一。中國古代在釀酒技術上的一項重要發(fā)明,就是用酒曲造酒。酒曲里含有使淀粉糖化的絲狀菌(霉菌)及促成酒化的酵母菌。利用酒曲造酒,使淀粉質原料的糖化和酒化兩個步驟結合起來,對造酒技術是一個很大的推進。中國先人從自發(fā)地利用微生物到人為地控制微生物,利用自然條件選優(yōu)限劣而制造酒曲,經歷了漫長的歲月。至秦漢,制酒曲的技術已有了相當的發(fā)展。南北朝時,制酒曲的技術已達到很高水平。北魏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記述了12種制酒曲的方法。這些酒曲的基本制造方法,至今仍在釀造高粱酒中使用。唐、宋時期,中國發(fā)明了紅曲,并以此釀成“赤如丹”的紅酒。宋代,制酒曲釀酒的技術又有進一步的發(fā)展。1115年前后,朱翼中撰成的《酒經》中,記載了13種酒曲的制法,其中的制酒曲方法與《齊民要術》上記述的相比,又有明顯的改進。中國古代制曲釀酒技術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酒的起源酒的起源 酒的釀造 酒的器具 酒的制度 酒的禮俗 酒的品評 酒的掌故 名酒集萃 酒與詩文 酒與藝術 酒與名人 相關資源 概論: 在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長河中,很多事物都走在世界的前列,酒也是一樣,有著它自身的光輝篇章。在我國,由谷物糧食釀造的酒一直處于優(yōu)勢地位, 而果酒所占的份額很小,因此,釀酒的起源問題主要是探討谷物釀酒的起源。 我國酒的歷史,可以上到上古時期。其中《史記·殷本紀》關于紂王“以酒為池,懸肉為林”,“為長夜之飲”的記載,以及《詩經》中“十月獲稻、為此春酒”和“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的詩句等,都表明我國酒之興起,已有五千年的歷史了。 據考古學家證明,在近現代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制品中,已有了專用的酒器,說明在原始社會,我國釀酒已很盛行。以后經過夏、商兩代,飲酒的器具也越來越多。在出土的商殷文物中,青銅酒器占相當大的比重,說明當時飲酒的風氣確實很盛。 自此之后的文字記載中,關于酒的起源的記載雖然不多,但關于酒的記述卻不勝枚舉。綜合起來,我們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介紹酒的起源: 一、釀酒起源的傳說: 上天造酒說 猿猴造酒說 儀狄造酒說 杜康造酒說 二、考古資料對釀酒起源的佐證 三、現代學者對釀酒起源的看法
酒的品種繁多,就生產方法而論,有釀造酒(發(fā)酵酒)和蒸餾酒兩類。釀造酒是在發(fā)酵終了稍加處理即可飲用的低度酒,如葡萄酒、啤酒、黃酒、青酒等,出現較早。蒸餾酒是在發(fā)酵終了再經蒸餾而得的高度飲料酒,主要有白酒、白蘭地、威士忌和伏特加等,出現較晚。最初的酒是含糖物質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自然形成的有機物。在自然界中存在著大量的含糖野果,在空氣里、塵埃中和果皮上都附著有酵母菌。在適當的水分和溫度等條件下,酵母菌就有可能使果汁變成酒漿,自然形成酒。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時期。人類釀酒的歷史約始于距今四萬~五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新人”階段。當時人類有了足以維持基本生活的食物,從而有條件去模仿大自然生物本能的釀酒過程。人類最早的釀酒活動,只是機械地簡單重復大自然的自釀過程。真正稱得上有目的的人工釀酒生產活動,是在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出現了農業(yè)之后開始的。這時,人類有了比較充裕的糧食,爾后又有了制作精細的陶制器皿,這才使得釀酒生產成為可能。根據對出土文物的考證,約在公元前6000年,美索不達米亞地區(qū)就已出現雕刻著啤酒制作方法的粘土板。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達米亞地區(qū)已用大麥、小麥、蜂蜜等制作了16種啤酒。公元前3000年,該地區(qū)已開始用苦味劑釀造啤酒。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中國仰韶文化時期已出現耕作農具,即出現了農業(yè),這為谷物釀酒提供了可能?!吨袊犯濉氛J為,仰韶文化時期是谷物釀酒的“萌芽”期。當時是用蘗(發(fā)芽的谷粒)造酒。公元前2800年—前2300年的中國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中,有不少尊、斝、盉、高腳杯、小壺等酒器,反映出釀酒在當時已進入盛行期。中國早期釀造的酒多屬于黃酒。中國是最早掌握釀酒技術的國家之一。中國古代在釀酒技術上的一項重要發(fā)明,就是用酒曲造酒。酒曲里含有使淀粉糖化的絲狀菌(霉菌)及促成酒化的酵母菌。利用酒曲造酒,使淀粉質原料的糖化和酒化兩個步驟結合起來,對造酒技術是一個很大的推進。中國先人從自發(fā)地利用微生物到人為地控制微生物,利用自然條件選優(yōu)限劣而制造酒曲,經歷了漫長的歲月。至秦漢,制酒曲的技術已有了相當的發(fā)展。南北朝時,制酒曲的技術已達到很高水平。北魏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記述了12種制酒曲的方法。這些酒曲的基本制造方法,至今仍在釀造高粱酒中使用。唐、宋時期,中國發(fā)明了紅曲,并以此釀成“赤如丹”的紅酒。宋代,制酒曲釀酒的技術又有進一步的發(fā)展。1115年前后,朱翼中撰成的《酒經》中,記載了13種酒曲的制法,其中的制酒曲方法與《齊民要術》上記述的相比,又有明顯的改進。中國古代制曲釀酒技術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在發(fā)明蒸餾器以前,僅有釀造酒,在中國主要是黃酒。中國傳統的白酒(燒酒),是最有代表性的蒸餾酒。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說:“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chuàng)其法”。所以一般人都以為中國在元代才開始有蒸餾酒。其實,在唐代詩人白居易(772—846)雍陶的詩句中,都曾出現過“燒酒”;另對山西汾酒史的考證,認為公元6世紀的南北朝時已有了白酒。因此,可能在6~8世紀就已有了蒸餾酒。而相應的簡單蒸餾器的創(chuàng)制,則是中國古代對釀酒技術的又一貢獻。
中國夏朝杜康發(fā)明的.